临床医学专业所在学院为医学部,于2018年通过住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专业简介: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临床医学专业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9年获批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1.专业定位:以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为导向,加强思政与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具备多学科背景、服务区域的应用型卓越优秀医学人才。
2.历史沿革:临床医学专业办学始于1951年石家庄医士学校设立的三年制医士专业,历经河北省邯郸卫生学校、河北新医大学邯郸分校、河北医学院邯郸分院、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办学时期。2004年设置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2014年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点授权。2015年开始招收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2018年始,本专业实现了河北省内一本招生。
3.招生与就业:以河北省内招生为主,自2018年本专业实现了河北省内一本招生;近5年研究生升学率平均值为28.8%。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具备高尚医德、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素养、扎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较强的临床专业实践技能、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科研素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在医疗卫生等部门从事医疗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包括三个模块,即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16.03%,专业教育课程占总学分78.14%,第二课堂课程占总学分5.83%。课程按修读要求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和选修课程学分比例11.48:1。专业必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为2.16:1。
1.特色课程:(1)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在第三至第五学期设置的早期临床见习课,使学生初步了解医患沟通、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相关知识,熟悉医疗规范,培养职业情感。(2)整合课程:整合机能实验学、临床技能学、病原微生物学3门课程,并编著“机能实验学”教材1部。
2.生理学、人体解剖学、药理学、机能实验学,4门课程获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四、教学资源
1、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医学院建设有人体形态学实验室、人体机能学实验室、医学检验实验室、基础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PBL试验室、数据处理实验室等;附属医院建设有中心实验室、临床能力培训中心、PBL教室、AHA培训中心、全科基地技能培训中心、本科生急救技能培训基地等。近3年,以学校和附属医院投入为主,与企业合作引资共建、科研经费为辅的举措,持续注入专项经费30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与设备更新,全面保障了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与考核需求。
人体形态学实验室(解剖实验室)
人体机能学实验室(集成化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实验室)
医学部中心实验室
2、推进“互联网+医学教育”,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完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
3、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附属医院获批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所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医院临床能力培训中心通过了国家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基地审核评估。
4、临床医学获批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院士工作站。
五、师资队伍建设
医学部通过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师资队伍数量不断增加。近3年来,临床医学引进博士28人,培养博士23人。医学部现有专任教师285名,其中校内专任教师238名,外聘教师94名;基础医学专任教师博士占比为40%,双师型人才占比为32.8%;现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机能实验学教学团队2022年获批省级教学团队。
医学部积极开展师资培训、教学改革研究、教师合作交流等工作。近3年,举办“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系列讲座20次、“卓越医学博士论坛”等跨院系、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15次;组织教师参加外校举办的学术交流会议162人次;出国研修59人次。
六、科学研究
医学部通过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加大对医学部教师的培育力度、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与指导、增加科研平台建设投入等举措,高层次科技项目和成果均有较大的提升。2023年1月,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获得河北省科技厅颁发的“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近3年,医学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总计245项,承担科研项目经费共计2836.61万元。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计划4项、市厅级项目195项,横向课题33项;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厅级一等奖31项。
医学部获批建设河北省公共卫生与生物安全智库平台、邯郸市疾病认知科普教育基地、邯郸市禁毒防艾教育科学馆、河北工程大学生物医学信息研究所、河北工程大学公共卫生研究中心、河北工程成大学附属医院邯郸市慢性病科普基地。依托各类教学科研平台,学生积极参与创新项目申报。2020年至今,医学生获各级创新获奖项目累计273项,其中,国家级创新项目1项、省级59项、市级6项、河北工程大学207项。
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规范多方位、多渠道的培养方案修订程序。
2.完善医学教学管理机构设置。设置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医学督导委员会、医学部教学管理委员会,对医学部的教学工作进行宏观指导与管理,推动教学改革和建设,健全教学管理体制,完善教学管理职能,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医学教学督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
3.严格落实三级、三期教学检查,及时汇总反馈检查结果,落实教学督导反馈机制,实现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全过程闭环管理。近3年,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中,成绩优良的教师达90%以上。
学院期中教学检查
4.建立教学基地考核制度,定期开展教学基地督导检查,通过全方位考核评价,形成“临床医学院教学基地本科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报告”,确保临床教学同质化。
定期开展教学基地督导检查
八、专业建设特色与创新
(一)特色
1、发挥综合性大学专业设置齐全的优势,以临床医学学科为主体,构建医学、人文、工学等相互渗透,多学科兼容的课程体系,培养兼具现代医学知识和较强人文素养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2、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开设早期临床实践课程,强化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基础医学教学阶段,注重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临床医学教学阶段,加强形成性评价,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3、创新实验模式,整合实验平台,开设与实验内容相一致的机能实验学、临床技能学、病原微生物学等整合课程。
(二)创新
1、医学部积极开展临床医学专业校内、教学医院间等不同层次的医学生技能大赛,以赛促建,将医学实践技能渗透于学生培养全过程。
2018年获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东北华北赛区二等奖
2021年获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北赛区三等奖
临床医学院举办“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
2.加强德医双修的素质能力培养:医学部通过组织课程思政培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观摩课、医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积极进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相关研究和建设工作。《中医学》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批校级课程思政教研项目4项。在2020年至2022年河北工程大学课程思政大赛中,医学部成绩斐然,获特等奖2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名。
学院课程思政示范教学
3.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翻转课堂、PBL教学法、CBL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标准化病人以及工作坊等形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内科学PBL教学课堂
4.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制订《医学部课程考核改革实施意见》,成立“临床医学命题专家组”,利用“医考学堂”和“人卫试题库”在临床医学核心课程考核中实现“教考分离”和日常督学管理,将考试题型、题量与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全面对接。
临床理论命题专家组会议
5.创新社区教学实践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1+1+1+X”社区实践教学模式。
社区实践教学
专业负责人简介:
梅爱敏,女,汉族,1969年4月生人,中共党员,药理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教学副院长,兼任河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实验动物学会理事,河北省健康科学学会理事。国家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河北省健康科学学会医学领域专家,河北省教学名师,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负责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负责人,省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负责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河北工程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北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医学部分会主任委员。作为河北工程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负责人,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参与本校本科生研究生专业授课,从教近30年来,坚持不懈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完成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2项,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作为第一主编出版教材4部,作为第一主编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合作出版视听教材2部,作为副主编出版教材1部,参编教材3部。完成河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1项、河北省科技厅科研课题2项、参研1项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课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发明专利1项。